1.4.2.2.1技术特点 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双向传输,无需另外铺设通信线路,安装方便、可以方便地将电力通信网络延伸到低压用户侧,实现对用户电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适适应性好。 但电力线存在信号衰减大、噪声源多且请看如下
1.4.2.2.1技术特点
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双向传输,无需另外铺设通信线路,安装方便、可以方便地将电力通信网络延伸到低压用户侧,实现对用户电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适适应性好。
但电力线存在信号衰减大、噪声源多且干扰强、受负载特性影响大等问题,对通信的可靠性形成一定的技术障碍,具体应用时需要软、硬件技术结合完成组网优化。
适用于电能表较分散、布线较困难、用电负载特性变化较小的台区,例如城乡公变台区供电区域、别墅区、城市公寓小区
1.4.2.2.2技术规范
国家行业标准DL/T698-2007对低压窄带载波抄表通信组网给出了技术规范,在制定具体工程实施技术方案时,应予以严格遵循。
目前,技术层面上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技术上存在不同的技术特性,不利于大规模推进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居民集中抄表,并了载波通信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亟待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采集设备(包括集中器、采集器和电表等设备)的互联、互通和互换技术条件。
为此,将迅速开展采集设备通信标准化技术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分析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主要技术特性和参数,例如:中心频率、调制方式及扩频码长、占有带宽、最大发送电平、使用频带外的干扰电平、接收灵敏度、抗干扰电平值、可变负载值、传输协议及路由算法、以及相关的技术测试和参数测量方式,等等方面,尽快提出解决系统采集设备互联、互通和互换的技术标准体系,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规范设备制造和工程实施,保障和支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全面完成。
1.4.2.3低压宽带载波通信
低压宽带载波通信技术指载波信号频率范围>500kHz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
1.4.2.3.1技术特点
低压宽带载波通信占用频带宽,数据传输速率高,数据容量大,双向传输,无需另外铺设通信线路,安装方便、可以方便地将电力通信网络延伸到低压用户侧,实现对用户电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适应性好。
存在高频信号衰减较快的问题,在长距离通信中需要中继组网解决传输。
相对窄带载波通信,款带载波安全性更好,通信可靠性更高,这种模式适合用户电表集中、数量不大的城市台区,能够通过网络实现预付费功能。
1.4.2.3.2技术规范
《电力行业标准低压电力线通信宽带接入系统技术要求》、《低压电力线通信宽带接入系统测试要求》对电力线宽带通信进行了相关技术和测试规范,目前已经报批。
公司系统企业标准《低压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技术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项目《PLC安全技术研究》(SGKJ[2004]405)的要求制订,内容涵盖了电力线宽带高速通信的技术条件、施工规范、运行规范、验收规范及检验方法,对利用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在本地通信组网方面的技术工作给予了具体指导。在制定具体工程实施技术方案时,应予以严格遵循
国际上《电力线宽带硬件标准》IEEEP1675提供一个在架空或地埋电力线上进行硬件安装的完整标准,内容包括为电力线宽带的外围硬件设备,主要是耦合器(电容耦合器和电感耦合器)、中继器的外壳、接地和焊接等提供一个安装、测试、验收的标准。IEEEP1775提供了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IEEEP1901提供了基本技术规范
宽带电力线通信标准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和起草中,了产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产品的互换、互联和互通方面满足系统建设的要求。
1.5预付费管理模式
根据营销业务的发展,需要考虑设置全面预付费的客户用电管理模式,全面预付费业务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现场设备的选型有较大的影响。
实现电力用户全面预付费业务,从用户管理中为信誉等级高的用户置电费授信额度,其实际用电性质是先用电后付费。对于无授信额度的用户需要预付电费以增加信用额度其用电,实现预交费,后结算。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会连续采集用户的用电情况,计算出其剩余电费额度并显示给用户,在剩余电费不多时提示用户缴费,在剩余电费为零时执行购电跳闸控制。
预付费管理需要由主站、终端、电表多个环节协调执行,实现预付费控制方式也有主站预付费、终端预付费、电表预付费三种形式。
1.5.1主站预付费
主站预付费是指执行用户剩余电费的计算和发出控制跳闸指令的控制逻辑在主站完成,跳闸指令由现场的终端或者表计执行。
主站预付费适用于各类型的采集方式,主站采集电量数据,计算出剩余电费,下发剩余电费提示信息或跳闸指令。对专变用户,现场设备是带控制输出的终端加多功能电表的方式,现场信息的显示和跳闸动作的执行在现场采集终端上;对于集中抄表用户,现场设备是集抄终端加带控制数据功能的电表,现场信息的显示和跳闸动作的执行在用户的电表上。另外带远程通讯功能且有控制输出的多功能电表也适用此方案。
主站预付费方式,用户的用电信息数据统一采集到主站,主站可以根据用户实际执行的电价政策比较准确地算出剩余电费,特别适用于执行多种电价政策或电费计算方式复杂的大用户,不会因为现场设备本地计算导致剩余电费的计算误差。
主站预付费方式,主站每天收集用户的用电数据,计算剩余电费,控制逻辑在主站完成,在用户端没有可以更改剩余电费的手段,有效降低了恶意剩余电费的可能性。
居民用户的数量特别巨大,每天采集全部用户信息并在主站完成预付费逻辑对主站的计算压力以及数据传送量太大,主站预付费模式对主站的要求较高。
1.5.2终端预付费
终端预付费是指终端接收主站下发的用户预付费信息和电价信息,不断采集现场用电信息,连续计算用户剩余电费,发出控制跳闸指令、执行跳闸控制输出的控制逻辑在现场终端内完成。
终端预付费要求主站将用户的初始电费和电价下发给终端,在用户交费后,主站根据抄表结算情况重新计算剩余电费,再下发给终端。这是由原负荷管理系统中购电控功能发展而来的,本意是用户每日或每月的用电量,在信道资源不充裕时,现场终端的闭环控制有效降低了对通讯信道的要求。但终端计算电费的误差较大,容易引起差错,所以要求每天巡测用户剩余电费,对不足用户需要主站重新计算确认。
路由器ip自动更换者终端预付费适用于安装负荷管理终端的大型专变用户,提示信息的显示和控制执行均在终端中完成,对电表无特别要求。
tags:路由器ip自动更换者